行业新闻

首页{urlsectionname} >> 行业新闻

第四届《外国语》翻译研究高层论坛在线召开

  8月1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外国语》翻译研究高层论坛在线召开。此次会议以“当下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与理论探索”为主题,旨在扎根现实需求,推动译学理论建设,同时也是翻译学界对国内外时事变化的积极回应。同济大学副校长吕培明、《外国语》主编束定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架起沟通世界桥梁 服务国家发展需要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翻译作为沟通世界、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路径,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责任。此次会议聚集了国内多位翻译界知名学者,与会专家围绕对外话语能力提升、译学理论建构、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教育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王克非,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谭载喜分别作上半场交流发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穆雷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傅敬民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云虹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张威教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分别作下半场交流发言。

  提升对外话语能力 拓展翻译研究疆域

  新时代语境下,翻译成为不同地域人民实现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提升对外话语能力已成为应对当前形势,胜任当前需要的急迫需求。黄友义以“外语是学还是不学,翻译是做还是不做?”为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疫情反映出中国对外话语能力仍存不足,中国在外语与翻译方面的能力与力量都亟需加强。另外,我们应创造有利于翻译发展的环境,在继续“翻译世界”的同时,加大“翻译中国”的力度。

  王宁认为,翻译研究在新文科背景下具有跨学科性、前沿性、理论性与国际性的特点,主张在全球人文的视角下发出中国声音,我们应重视翻译研究的人文性,掌握新传播技术,例如图像翻译、人工智能翻译等。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人们日常交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科技化、电子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关键词。“读图时代”的来临将诉诸文字的言语与诉诸画面的图像两者有机结合,指明了翻译研究的新增长点与突破点。

  吴赟以“中国对外话语的多模态翻译研究”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她提出,多模态已经成为意义表达、阐释与接受的基本特征,翻译研究有必要拓展以语言为中心的研究疆域,探索除语言信息之外的其他模态符号在翻译过程中意义的构建、转换与输出。在当下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之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系统,开拓文字、图画、视听等多模态融合的翻译叙事成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题中应有之义。

  构建当下翻译研究现实与译学理论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积极开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翻译学科也不例外,译界同仁全心探索,力求寻找理论拓展、深化与创新的新方向、新路径。在当前的现实语境下,译学理论构建与翻译实践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我国翻译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许钧表示,我们应重视中国文学外译实践中的语言问题。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促进了语言的生长与创造,是更新思维、丰富思想的重要路径。文学翻译作品在语言方面的创造性能够引导我们对生命与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思考。通过翻译打开了母语的封闭状态,激发了母语活力,为创造新词、新语、新观念拓展了可能,同时也开拓了写作视野,更新了写作观念,拓展了语言的创造力。

  王克非以“翻译研究的基本取向”为题作了分享。他认为,当下翻译研究的两个基本取向是中译外研究与语料库研究。其中,中译外研究的发展主要涉及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一带一路”倡议、中外人文交流以及大国外交话语等与中国当下现实密切相关的研究议题,为理论构建提供了真实的案例素材。而语料库研究的扩大则体现在国内研究者的选题上,产生了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翻译特征、译者风格以及翻译教学等重要课题,语料库的后续研究应致力于更好的解决本土问题,体现中国特色,努力打造学术共同体。

  谭载喜聚焦翻译史学研究,回顾了一般史学与翻译史学的关系,介绍了翻译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他认为,中国特色研究的打造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译学研究与发展应“以史为鉴”,深入思考翻译研究的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其成果将为今后的翻译史学研究带来诸多有益启示。40多年来,中国翻译研究走过了“规模引进外国译学思想”“现代译学意识觉醒”“译学反思与传统话语挖掘”“积极参与译学国际对话”的历程。当下,我们应继续保持大步向前的态势,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开展好翻译研究工作。

  刘云虹表示,翻译批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某一译作所作的评价。翻译理论的产生依赖于翻译实践,而翻译批评作为连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具有促进两者实现互动的作用。翻译批评事件的构建离不开问题驱动,依赖于主体的非中立性意图与策略。在翻译事业蓬勃发展却潜藏危机的当下,具有建构性力量的翻译批评事件或可为翻译批评带来新的活力,也为理论创新带来了新的可能。

  推动应用翻译研究与翻译教育发展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应用翻译研究更具体细化与系统化,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随着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呼声的高涨,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逐渐获得译界学者的重视。傅敬民认为,应用翻译研究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符号特色、资源特色、主体特色、问题特色与价值特色五个方面,开展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在完善学科体系,促进自身发展,彰显主体意识,展现理论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对接翻译行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应用翻译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深入挖掘我国传统翻译思想,系统引介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凝练应用翻译研究概念表述,合力构建应用翻译话语体系,加强对接学术与行业之需求,整理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之问题,才能助力其蓬勃发展。

  胡开宝以“基于多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议题与意义”为题发表了观点。他表示,得益于近些年的发展,语料库翻译学已成为较为成熟的翻译研究领域。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开展很少以多语语料库的应用为基础,其结果导致了语料库翻译学关于翻译共性与翻译规范等领域研究的代表性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鉴于这一现状,译学界应加大力度剖析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特征与不足,深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持续拓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范围。

  张威认为,只有突出自身特色、发挥人才优势,中国口译研究才能引领前沿。口译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较为“边缘”的分支,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与国外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国外的口译研究关注点逐渐转为译者本身的研究,包括自我效能、译者定位、操控、技术使用以及职业认证等;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口译教学,聚焦会议口译或口译课堂等方面。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面向口译能力的系统研究,聚焦口译人才的培养方案、发展规律与测评模式,开展以语料库为导向的口译教学与研究,编写网络化口译教材,建构口译共享平台。

  翻译研究的深化发展对翻译人才培养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教育事业为国家发展及对外交流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外语与翻译人才。在翻译教育及研究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正视一些与现实需求不相协调的问题。穆雷表示,目前国内翻译教育整体呈现出金字塔型结构,塔尖部分的翻译学博士、翻译专业博士数量较少,而翻译学硕士与翻译硕士数量较大。为改善这一现状,建议校企师资队伍应深度融合,改革学位论文写作模式与评价方式,提前植入企业岗前培训、落实好实习与企业实践等方面,通过不断改革,建立健全国家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源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Copyright© 2009-2024 杭州中译翻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5039916号-1
公安部备案: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3197号
服务热线:0571-88272987、8827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