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今天发布了《2015年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此次调研共回收1800份有效问卷,涉及6个地区46个国家,31种母语的人群。
数据显示,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思维逻辑难懂,而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难懂,字幕翻译问题成为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传播与接受的最大障碍。
从国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的类型片选择角度看,功夫片是最受“一带一路”战略区域观众喜欢的中国电影类型,但相较于其他类型,并不占绝对优势;剧情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其余类型中国电影的受喜爱情况平分秋色;科幻片及儿童/家庭片的受欢迎程度相对最低。报告认为,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传播不能仅靠功夫片独步天下,各种类型的中国电影都有很大的传播与接受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受众主要通过免费网站、电影院、免费电视频道、DVD/VCD等碟片等观看中国电影。其中各国家和地区的观看电影的习惯又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海外观众们主要通过电影专业门户网站、网站播放的电影预告片、影院播放的预告片、来了解中国电影资讯。
“一带一路”地区的观众们对中国电影印象如何?根据报告,故事、演员、制作这三个涉及电影基本层面的正向指标评价分数不高,只有三成多的受访者持积极肯定态度,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思维逻辑难懂,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难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电影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