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的“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6月11日在重庆开幕。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既是讲“中国故事”的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在出访演讲中,他讲述了很多温暖人心的动人故事,极大拉近了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有效传递了中国观点、中国立场。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他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对外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树立了榜样。
何亚非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他强调,首先要认清对外传播形势,主动进取。中国是传媒大国,但距离传播强国还有不少差距。“中国声音”较弱,“中国故事”穿透力和影响力有限。西方50家跨国媒体占据世界95%的传媒市场。做好中国对外传播工作,首先需要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勇于闯关、善于闯关的意志和能力,在西方的舆论围堵中,集中优势,杀出一条血路,打破西方的垄断和舆论霸权。
其次,要构建中国特色价值和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要害在于其包含的价值观。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展示传播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理念,应是中国特色价值体系的两大支柱。现在许多国际上流行的重要概念,多数是美国和西方发明的,而且都源自人文社科领域,比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文明冲突、霸权稳定、全球治理、软实力等等。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就比较弱,需要加大力气进行扭转。
再次,要提高议题设置能力,构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和评价,主要是建立在西方话语体系的标准、立场和逻辑之上,中国的议题往往有美国和西方的媒体来设置。我们要把握机遇、因势利导、主动出击,主导设计通俗易懂的“中国故事”和“中国观念”,牢牢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阐释权和话语权。
第四,要尊重海外受众习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故事,事半功倍,需要三个要素紧密的结合,那就是:要有好的故事;有善于讲故事的人;有讲故事的平台。海外受众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缺乏浸染,对中国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了解不多,如果一味强调以我为主、自话自说,不重视话语体系的融通与对接,就很难取得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第五,重视新老媒体融合发展,拓展对外传播平台。要花大力气提升中国在新媒体,特别是移动互联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解决体制机制、资本运作、技术人才等问题。建立多语种网站、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手机广播电视、APP新闻终端服务;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兴媒体集团;团结、引导、依靠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发声。
最后,发挥广大华侨华人的独特作用。广大海外侨胞,特别是海外的侨团、侨社、侨媒,仅华文媒体就有1000多家,具有跨文化、跨国界的特殊地位、综合实力和人脉网络,他们在报道新闻、传播中华文化和沟通中外思想的时候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华侨华人在海外地位的提升,族群意识的觉醒,他们有意愿也有能力汇聚力量,为推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中国的传播能力建设,维护和促进中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