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至10日,由中国翻译协会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办,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功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80余所高校及企业等相关机构的200多名口译教学与研究人员,围绕“新技术、新应用、新融合”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唐文方,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王刚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主持开幕式。
唐文方首先代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中国翻译协会及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对本届大会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他指出,本届大会以“新技术、新应用、新融合”为主题,正契合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及大型语言模型蓬勃发展的时代趋势。他坚信,此次大会必将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教学与研究的创新,助力语言服务行业的进步。
王刚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翻译工作在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面对全球范围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他分享了三点感悟:第一,需坚持不懈地推动教学改革与口译学科的蓬勃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第二,应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口译行业的持续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第三,务必切实强化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引领口译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他表示,中国翻译协会将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加强技术与口译协同,围绕国家需求提升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壮大翻译新质生产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本届大会设有四场主旨发言。中国侨联顾问、原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唐闻生首先作题为“新技术与口译实践”的主旨发言。唐闻生认为,新技术在帮助译员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方面功不可没,但也要警惕某些广告式宣传的陷阱,误以为有了新技术就不再需要人做口译。她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仍无法应对复杂且高难度的口译场景,译员须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做到比人工智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更恰当地表达,口译人员和新技术可以相辅相成,而不必互相排斥。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社会学部部长大卫·卡里斯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口译教育中的反馈素养”的主旨发言。他强调,人工智能时代对反馈素养提出新要求,也带来新机遇,师生共同提升反馈素养将推动口译教育的新发展。
英国利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王斌华在题为“在重要攸关情境中使用AI机器口笔译的道德伦理考量”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翻译和口译工具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支持语言多样性和信息获取,但在重要场合使用仍存在错误风险和伦理问题,并概述了机器翻译和口译在关键情境中的使用现状、伦理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上,浙江大学梁君英团队、厦门大学苏伟团队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瓅文团队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口译认知计算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口译教育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模拟会议课程十年发展研究为题作集体发言。
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翻译系副教授王炎强,以及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口译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巍巍分别就“服务学习视角下的口译职业伦理案例教学”和“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口译质量自动评分研究”为题进行大会发言。此外,本次大会还另设四场平行论坛,吸引百余位学者参与交流。
在大会闭幕式上,王立弟代表大会组委会向中国翻译协会及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感谢。在发言中,王立弟回顾了全国口译大会自1996年创立以来的辉煌历史,梳理了我国翻译项目的发展历程。他强调,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与更为有效的措施,迎接挑战、创造条件,实现大会提出的“新技术、新应用、新融合”的目标。他呼吁,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完成任务的得力助手,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造福人类。
王巍巍代表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宣布,第十六届全国口译大会将于2026年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与中国翻译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赵奂代表下一届大会承办单位诚邀全国口译界同仁于2026年相聚重庆,共襄盛举,探讨口译研究的最新进展。
本次大会紧扣时代脉搏,深入探讨了新技术对口译行业的影响,为口译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大会的成功举办,将推动口译行业在新技术浪潮下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际交流,引领口译研究和实践的未来方向。